培养高质量人才是衡量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动力系即将迎来它建系的五十周年华诞,作为系的“老人”,真是感慨万分,浮想联翩。好几位我系的老前辈,如庄前鼎先生、李辑祥先生、吴仲华先生、董树屏先生都已故去,他们为我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我们自己这一茬(50~53年入学的)大部分已退休,但是,这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无形资产”,如大量高素质、已成为我国脊梁的毕业生,巨大的社会影响,系的文化,每个专业的文化……都是鼓舞、激励我们和年轻同事继续前进的力量和物质基础。我深深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动力是世界文明前进的源泉,不可能设想一旦世界失去动力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尤其,当动力和环境两者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新世纪,如何正确地利用动力,如何在利用动力时保护环境,将是一个关系到全世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在这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结合我国重大需求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当前,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人体科学……迅猛发展,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是,我殷切希望年轻同志不要因此轻视能源、环境事业,希望你们投身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

作为动力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力工程与控制研究所”(原燃气轮机教研组)创立于1956年,1959年有第一批毕业生。吴仲华先生是第一任教研组主任和学术带头人。几十年来,教研组和动力系一样历经了风风雨雨,有前进,有挫折。究竟专业贡献如何?究竟怎样来衡量一个专业的办学水平?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以及他们在我国国家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历史角度长期地、全面地来看问题,而不是一时、一事甚至于给一些短期炒作所迷惑。从这一点看,我们专业是问心无愧的,每一代的教师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言传身教的结果,也是教研组传统作风的延续,即不图虚名,但求务实,埋头苦干,多做贡献,真诚相待,相互支持,潜移默化。

1.我们教研组走出了6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这在全国是极少见的。这些院士们在本行业都具有很高的威望与知名度,或是学术带头人,或是重大工程的负责人,他们为我国动力事业作出重要、系统的贡献,并还在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动力行业的技术进步努力工作。

2.我们教研组的学生中有数十位成为我国动力事业骨干企业的厂长、总工程师或是生命力旺盛、新创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其中佼佼者有徐大懋院士,蒋洪德院士,上海汽轮机厂的姚尔旭总工,上海电气集团的蒋珍珍副总经理,四川东风汽轮机厂的许正威总工。这里面不仅有60年代的毕业生,也有80年代、90年代的毕业生。例如新任上汽厂的总工张素心,是我专业86毕业生。这些同志用他们的智慧、扎实的基础知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善于团结人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前进,直到挑起万人骨干企业的大梁。

3.我们专业的学生中有十多名成长为国家部委的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他们凭着自己的出色的工作和组织能力,简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基层一步一个台阶,走上了领导岗位,如江泽民同志的特别助理、原上海市常委副市长华建敏同志,前总理李鹏的秘书,现任全国人大副秘书长的姜云宝,上海市主持工业的副市长蒋以壬同志,中国银行副行长孙昌基同志,湖北省副省长周坚卫同志。尤其是最近任命的云南省省长徐荣凯同志,是我专业66届毕业生,在四川“三线”山沟沟中的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多年,当过汽车队队长,设计科技术员,东方电站设备公司副经理,四川省轻工业厅厅长,轻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协助李岚清同志抓高等教育。他在云南就职省长时的演说没有长篇大论,只有385个字,引起公众的注意,也是我专业传统作风的体现。

4.其他的毕业生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突出的成绩,或是研究所所长,学术骨干,教授,高工……,有很多人都多次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励。

总之,我们为我专业的毕业生感到欣慰和骄傲,因为作为办学的第一指标我们完成的不错。这一点是最最根本的,是最硬碰硬经得起考验的。在当今普遍心态比较浮躁,急功近利,凡事讲究包装和宣传效应甚至学术上弄虚作假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更热爱我们的环境能源事业,朴实无华,当老实人,做老实事,不随波逐流,不唯上、仅唯实,努力创新,在已有的基础上为国民经济多做贡献。这种传统和文化我们应贯穿在培养人才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