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李水清教授与核研院张易阳副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两步法悬浮液进给火焰合成多元球形非聚集体颗粒》(A two-step strategy for synthesis of spherical non-aggregated multi-component particles by suspension-fed spray flame)荣获第40届国际燃烧大会(The CI’s 4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 Emphasizing Energy Transition)“杰出论文奖”(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也是本届国际燃烧大会杰出论文奖中唯一一篇来自中国的论文。该奖项从国际燃烧大会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评选,每两年一次,每个研究领域仅遴选一篇最具创新性、学术贡献和行业影响力的论文。本届会议共收到来自全球学者的论文投稿约1800篇,经严格评审,582篇(含口头汇报和海报)被录用,最终仅13篇论文获评杰出论文奖,获奖比例约为2.2%。

第40届燃烧会议杰出论文奖获奖名单
在能源动力、先进制造等领域,火焰合成作为过去二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前沿新兴技术,凭借其原子级均匀混合的优势及规模化生产潜力,已成为功能氧化物颗粒定制化合成的重要方法。然而,常规雾化火焰合成过程中,颗粒一般形成部分烧结的聚集体,限制了其在流动性、成型性要求较高的场景的应用。在这项工作中,团队创新性提出“悬浮液进给雾化火焰两步合成法”:第一步由传统的雾化火焰合成生成纳米聚集体颗粒,第二步通过悬浮液进给火焰合成重构颗粒形貌,获得球形非聚集体颗粒,同时保留原子级均匀混合的优势。该研究为规模化生产高性能多元均匀掺混的球形非聚集体颗粒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博士生雷舒婷做会议口头报告

会议交流提问环节
论文第一作者是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博士生雷舒婷,其他作者还包括博士后方筑、博士生吴天祎及乌镇实验室靳星。
国际燃烧研讨会由国际燃烧学会主办,是燃烧科学与技术领域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顶级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杰出论文奖旨在表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原创研究,获奖论文需通过全球专家多轮评审,并在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工程应用潜力方面表现突出。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40748924001603